《风筝》为什么没有编入《朝花夕拾》
对一直作为初中语文教材的《风筝》出自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《野草》,而没有编入散文集《朝花夕拾》,我一直心存疑虑——这应该是一篇叙述兼议论的散文。近日读《民国教授》,周作人的一句话揭开了我多年来的谜团:“大概我那时候很是懒惰,住在宿舍里与鲁迅两个人,白天逼在一间六席的房子里,气闷得很,不想做工作,因此与鲁迅起过冲突,他老催促我译书,我却只是沉默的消极对付,有一天,他忽然愤激起来,挥起他的老拳,在我头上打上几下,便由许季弗赶来劝开了。他在《野草》中说曾把小兄弟的风筝踏扁,那却是没有的事;这里所说乃是事实,完全没有经过诗化。”原来踏扁风筝一节是虚构的!这至少是未被编入《朝花夕拾》的一个主要原因。也可见《朝花夕拾》中的文章都是保留了生活原貌的真实状态。
这是鲁迅与周作人矛盾的开端。当时他们都在日本留学,也曾有过一些愉快的合作,合译了《红星佚史》、《域外小说集》(二集)。鲁迅的勤奋可以说无人能比,也是他终生坚持的习惯。他少年求学时曾在课桌上刻一“早”字,时时勉励自己,到青年时期考古、创作,直至晚年,笔耕不辍。他不浪费时间,当然也不希望他的弟弟浪费时间,而周作人是受不了的,他不理解鲁迅,于是发生了上述的一幕。鲁迅先生用踏风筝来取代他与周作人之间发生的冲突,用这样的隐语来表示,显然是“诗化”了。不过他在《风筝》里用较长的篇幅写这件事,说明鲁迅先生感觉自己当时做的过火,内心有愧疚之感。而周作人也在回忆中点破此事,并没有谴责鲁迅,而是澄清事实真相,主动承认兄弟冲突责任不在鲁迅。我们不妨把“踏扁风筝”的细节视为周氏兄弟矛盾的象征。
由于种种原因,1924年7月,周氏兄弟最终决裂,虽然笔者没读到表述他们当时复杂心态的资料,但其痛苦是可想而知的,作为兄长的鲁迅或许更为强烈。他们在不同时期撰文提及“踏扁风筝”一事,就是证明。《风筝》写于1925年1月,而周作人的《知堂回想录》则可能写于晚年,鲁迅则已逝世多年。相隔数十年之后,周作人将这个细节坦诚地公布出来,也算了却了他多年来的一桩心事。可见这件事也一直在周作人心里装着。尽管周作人在日伪时期有不够检点的行为,世人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,但这件事的披露,还多少让人看到他没完全泯灭的良知。
鲁迅是善良真诚而充满激情的——“无情未必真豪杰,怜子如何不丈夫”,也正因为这样,才时时遭到误解和围攻,使自己陷于孤独和尴尬之境——这或许是英雄们共同的悲剧。(韦清)
- 最新内容
- 相关内容
- 网友推荐
- 图文推荐
[高考]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《软件工程》大作业答案 (2022-04-25) |
[家长教育]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? (2019-07-14) |
[教师分享]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伸缩门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回家乡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是风味也是人间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一句格言的启示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无规矩不成方圆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(二)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贪玩的小狗 (2018-11-07) |